??? 際華三五零二職業(yè)裝有限公司,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主要生產商,60年國慶的閱兵服即出自于此。目前,際華年產軍服、制服穩(wěn)定在1000萬套/件以上,如此具有影響力的企業(yè),如此巨大的產能,無疑成為眾多縫企欲提升自身知名度,求之合作的目標。
??? 自然,軍工背景使際華在設備選擇上更為嚴格和謹慎,民族品牌想分享機會,必須面對近乎苛刻的門檻。就在降價、促銷、免費試用等各種手段難以奏效的關口,憑借技能大賽的品牌推廣和綜合實力展示,標準引起了際華的關注。最終,以大賽為媒,雙方達成合作,不僅形成了穩(wěn)固的戰(zhàn)略伙伴關系,更彰顯了大賽舉辦以來,所形成的良好口碑與廣闊影響力。
一波三“折”的大賽之路
??? 作為國內軍服、職業(yè)裝生產的龍頭企業(yè),嚴謹、務實的優(yōu)良的工作作風在際華得到充分貫徹,這一點同樣體現(xiàn)在設備維護、機修方面。為保障正常生產,際華專門成立了設備保障部,由100多位機修從業(yè)人員、電控維護人員組成,其中不乏有著數(shù)十年一線經驗的“老機修”。
??? 設備保障部路孟奎副部長告訴記者,“由于企業(yè)性質特殊,機修工很少能與外界同行接觸,究竟他們技術水平如何,還有那些地方需要加強,我們一直沒有方向。大賽的出現(xiàn),為機修工提供了展示、競技的平臺,我們覺得這是一個自我評定的機會,所以第一時間就組織人員進行了參賽”。
由此開始,際華團隊踏上了一波三“折”的大賽之旅。
??? 2009年,首屆大賽的北京站,際華在廠內進行選拔,獲得優(yōu)勝的劉旭明、王志勇、張輝、王建新四位同志組隊參賽。因為對賽制了解不夠,首戰(zhàn)未能獲得理想成績。
路孟奎回憶說,“他們回來后,設備部多次召開專題會,針對大賽各環(huán)節(jié)考察的能力、賽制要求,過程中的各種細節(jié),以及如何應對和解決,進行廣泛討論分析。在此過程中,選手們都表達了不服輸,希望繼續(xù)參賽的強烈意愿,領導亦表示支持其繼續(xù)參賽?!?br/>??? 2010年第二屆大賽鄭州站。根據(jù)機修工實際工作情況,第二屆大賽大幅調整試題考查范圍,并更換了考試機型。這變化讓一直抱著“以不變應萬變”想法的際華參賽選手措手不及,本以為準備充分,考慮周詳,卻沒想又鎩羽而回。
??? 一位選手表示,“考題變化很大,(相比上屆)更貼近工作實際,雖然首戰(zhàn)后有目的地加強了對大賽考核內容、技能的鍛煉,但試題更新速度和機型的更改始料未及。”
連續(xù)兩屆的失利,選手心理壓力倍增,同時際華內部也對選手的真實水平有了質疑之聲。該選手坦言,“當時很痛苦,比賽是要拿成績說話的,部里這么多機修工,大家都在爭參賽名額,‘行就上,不行就下’的殘酷現(xiàn)狀,迫使我們必須有所突破。”
??? 2012年6月3日,在潛心鉆研設備工作原理、基礎結構,廣泛學習各機型設備特點,反復將所學、所悟用于工作實踐之后。在直管領導空前的重視下,帶著急于證明自身的迫切,立下“軍令狀”的際華團隊,帶著所有人的期望,再次組隊征戰(zhàn)大賽,最終一戰(zhàn)成名,3名選手直接晉級,其余選手也順利完成拆裝調試。
??? “連續(xù)三次參加大賽,就是要在這個賽場上證明自己,讓大家看到、感受到激流勇進永不服輸?shù)碾H華人和際華精神?!痹谔顚懲旮呒壒ど暾埍砗?,王建新難掩興奮地說,“太不容易了,大賽考的是真能耐,而且一屆比一屆更難。想取勝,吃老本靠經驗完全行不通,必須得跟上設備的創(chuàng)新變化速度,要不斷的學習,不斷的提高。”
大賽,讓改變發(fā)生
??? “參加大賽,為生產、生活帶來很多變化,但不是立竿見影,而是潛移默化。”回憶賽后帶來的改變,際華團隊的幾位選手感觸尤深――大賽絕不僅僅只是一張證書,一次經歷。
??? ?從首次接觸開始,際華團隊就被大賽的賽前培訓模式深深吸引。據(jù)了解,目前大多數(shù)機修工的傳承,仍采取手把手、言傳身教的傳統(tǒng)模式,對機械原理等理論層面的基礎知識,很難有所涉及?!百惽芭嘤栴嵏擦四軐W會多少,全憑自己領悟和鉆研的落后套路。改為將各品種衣車的工作原理、常見故障、維修技巧整編之后通過培訓教給學員,讓大家能夠‘知其所以然’,這是以前我們沒有接觸過的?!?br/>??? 學以致用,王建新和其他同事根據(jù)幾十年的維修經驗,依照廠內設備的特點,按大賽培訓的思路和模式,編制了培訓材料,開發(fā)出“際華機修技能培訓體系”,并在此基礎上,總結出了常用設備的一般故障和排除方法。
??? 改變,絕非一勞永逸,而是需要實時更新和完善。隨著縫制設備電控化、智能化的不斷普及,大賽考試范圍更多地傾向于自動化設備維修水平的考察,同時加大了相應培訓力度。王建新介紹說,“明顯的感到第三屆大賽對電控設備的培訓更趨向于系統(tǒng)和細化。考慮到近幾年廠里使用的電腦車越來越多,際華也在此基礎上,制定了電腦機車維修材料。同時和電控維修部合作,將電腦車拆分為機械部分、電控部分進行專業(yè)細化培訓,以便于同事們更快、更好的學習和掌握電腦車的維修技能?!?br/>??? 路孟奎表示,“通過培訓,不僅有效提升了機修人員的維修效率,更在部門內形成了定期培訓、學習、交流的良好機制,同事間溝通越來越多,部門內部氣氛越來越融洽。尤其明顯地看到新晉人員上手速度和解決故障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。大家的反饋是,了解相關原理基礎后,掌握了設備構成梗概,加上對常見故障形成原因的系統(tǒng)學習,心里有了底,在實際操作中就敢于下手,而且一般都能找準故障予以解決。”
因賽結緣,攜手同行
??? 大賽帶來的改變,遠不止此。
??? 在參賽之前,際華對民族品牌的認知還片面地停留在低端、高故障、性能差的層面,“沒有去關注過國產設備的發(fā)展狀況,或者說是沒有信心給國產設備更多機會。雖然2007年設備更新時通過渠道購進了部分標準設備,但只停留在試用、考察的階段”。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。
??? 而在2009年首屆大賽后,際華團隊帶回了關于標準品牌的信息,國產設備在質量、性能、效率、操作等關鍵項上的突飛猛進讓他們贊嘆,同時標準贊助全國性行業(yè)賽事的氣魄和實力也讓他們折服。隨后,兩家企業(yè)因賽結緣:
??? 2009年大賽推